其炫麗的色彩和多樣的食材,光是看著都讓人覺得喜氣洋洋。
幾個少女大畫特畫BL,個人出版印製作品,但發刊詞上還要刻意強調:「這些作品與我們的立場無關,我們不是鼓吹同性戀。時間來到1997年,當時出版社也積極開發台灣漫畫,東立的《星少女》月刊便是一例,讀者主要是國中生,內容多是輕鬆的校園戀愛故事。
畢竟事隔23年,賴萱珮沒有想太多,但沒想到,原稿回到多年前的製版廠。漫畫家沈蓮芳也記得,《一輩子守著妳》當時幾乎每期墊底,這是自己非常想畫的題材,卻無法受到讀者青睞,也是她「漫畫家出逃」的原因之一。Photo Credit: CCC創作集提供 23年前的漫畫原稿在送印前都會浮貼上另一層描圖紙,在描圖紙上貼著書名標準字與每一回的文案。」她也估算,日漫與台漫的印刷比例就已懸殊,大約是8:2的比例,「但我們感覺得出來,出版社是很努力在培植台灣漫畫家的,好比東立、尖端等等。」但做過的漫畫稿件太多了,黃姐坦言自己記不得,但確實非常感動,「好巧喔好巧,好多年了呢。
沒想到的是,當賴萱珮打開原稿袋,一一說明內容時,尚騰印刷的負責人郭麗玲專注看著其中一張原稿,上頭標註的手寫字樣是「↑106%」,代表標題「一輩子守著妳」的製版印刷比例。」沈蓮芳個性奔放,聽到這個「提醒」後,馬上就辭職了。」儘管事隔多年,黃韻玲的口氣依舊雀躍。
這是黃韻玲一生難忘的記憶,後來,她還曾經透過綜藝節目《超級星期天》裡的尋人單元幫忙找到已經遠嫁馬來西亞的陳秋霞,兩人第二次見面,她還記得當年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生,後來在陳秋霞復出的個人專輯中,黃韻玲終於圓了為偶像寫歌的夢。」 當同齡女孩還在玩洋娃娃或新娘遊戲時,黃韻玲已經在心裡盤算如何把自己的歌拿給喜歡的歌手演唱,為了實現這個想法,她不惜當起瘋狂追星族。2020年6月11日,黃韻玲首度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(以下簡稱北流)董事長的身分站上台北市議會備詢台,素顏的她與市長柯文哲比肩而立,略顯拘謹而小心翼翼。興奮不已的黃韻玲隔天放學就拉著同學找到陳秋霞的住處,兩人不敢搭電梯,驚險躲過大樓警衛的監視之後,就這樣從一樓爬上十樓,興奮地將寫好的小紙條塞進了陳家的門縫。
」說到這裡,黃韻玲的眼睛亮了起來,從有記憶開始,她就跟著爸爸和伯父聽演歌、日本流行音樂排行榜,然後從舅舅那裡接觸到英文歌曲,「我那時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未來,但我知道自己想一直待在這個夢裡。她至今仍記得五、六歲時,總愛在傍晚坐在靠窗的階梯上,眼睛望著窗外被夕陽染成橘黃的天空,耳朵聽著從遠處慢慢靠近、又慢慢飄遠的美妙樂音,「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在天堂一樣,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那是垃圾車來了。
「小時候,電視歌唱節目裡出場的女歌星大多穿旗袍、頭髮吹很高、妝很濃,鳳飛飛卻跟大家不一樣,她總是穿著帥氣褲裝、戴著帽子,聲音也比較有個性。「我從小就愛做白日夢。「我大概小學二年級就知道未來要做什麼。其實,這位在流行音樂界備受尊敬的「小玲姐」完全可以不用涉足到複雜且龐大的體制內,但出生虔誠基督教家庭的她深信,「上帝把我放在這個位置,一定也賦予了我該完成的使命,我應該感念回饋。
換一個角度看,黃韻玲的白日夢更像是一種天啟,引領她一步一步從當年追星的小歌迷,走到了北流。」 Photo Credit: 北流提供 北流是台灣第一座流行音樂中心,從規劃到落成歷經長達17年的曲折 如果音樂是夢,只想一直待在夢裡 身為家族第四代第一個小孩,音樂是黃韻玲五歲前的第一個玩伴。」 真正把自己嵌入龐大的行政組織之後,黃韻玲才開始經歷箇中滋味,她不諱言:「剛上任時真的滿痛苦,這裡跟我熟悉的流行音樂環境很不一樣。如今面對實體唱片衰退、串流崛起、台灣華語音樂霸主地位鬆動的現實,她要如何透過北流,為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勾勒出全新輪廓? 「音樂產業不是只有歌手或樂隊這些在台上表演的人,幕後需要龐大的產業鏈支撐。
14歲時,明明不符合年齡規定,卻破格拿到了金韻獎參賽資格,同屆競爭者包括李宗盛、王海玲、施孝榮等大學生,結果她還是得了優勝獎。另一位對黃韻玲影響更深的歌手是鳳飛飛。
儘管接受的是學院派的音樂訓練,但黃韻玲也熱愛長輩口中的「靡靡之音」,會在爸媽熟睡的深夜,悄悄在房間假裝自己是主持人,煞有其事的錄製自己的廣播節目。」 「或許上帝早就聽見我童年時候的白日夢。
歌手不是流行音樂產業的唯一 黃韻玲出道時,正是台灣唱片圈的黃金年代,歌手專輯動輒賣破百萬張。」跟許多政府重大公共工程一樣,2003年開始規劃、2013年動工的北流,命運也是一波多折的。好不容易順利開幕之後,又碰到疫情攪局,敲定的展演檔期改來改去,為營運增添不少未知數。」黃韻玲指出,北流規劃有表演廳、文化館和產業區三大場域,概括了流行音樂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這樣的基地除了可以讓一般人更了解音樂產業的內容,更重要的是讓所有對這個行業有興趣的人明白,不一定要站上舞台表演才能成為音樂人,「音樂產業鏈是個高度複雜、且專業分工的環境,需要幕前幕後通力合作才能匯聚出力量。國中時,黃韻玲迷上了來自香港的創作才女陳秋霞,為了見偶像,她每天放學後的第一件事,就是打電話到唱片公司詢問陳秋霞的住址,唱片公司當然不肯透露,黃韻玲鍥而不捨地打了一個月電話,唱片公司終於禁不起這個小女孩的糾纏而漏了口風。」鳳飛飛的形象,讓自認一點也不柔美的黃韻玲有如吃下了一顆定心丸,原來未必要化濃妝才能當歌手,「鳳飛飛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可能,我也可以成為一個有個性的歌手。
當天,她不但如願見到了偶像,還在偶像面前彈奏了自己的作品,而陳秋霞也很認真地向兩個小女生提出建議考試可以套公式,但是,找未來可以嗎? Photo Credit: 悅知文化出版 夢想之所以變質,是因為參雜了太多人的期待 記得有一次去國小演講,我問在座的小朋友,他們的夢想是什麼?有人說等下想吃牛排、有人說要當醫生,有一位小妹妹說她要考上第一志願,去國外念書,變成成功的人賺大錢養爸爸媽媽。
車修好了,我們再翻過幾座山脈,然後下切到溪谷,沿著河流旁邊的碎石路蜿蜒前進。當時,來自不同國家的幾個人,正圍在青年旅館的交誼廳,幫正在旅館打工的大學生解數學作業。
大家聽完都覺得不可置信,這時,一個法國女生非常誠懇地對我說:「I feel sorry for you.」我先是困惑了一下,然後,這句話狠狠擊中了我。最後,用失去知覺的手指沾了沾冰水,隨便抹了一把臉,就快步跑下樓集合。
但我心底有個聲音,它一直想叫醒我,告訴我:那不是我的未來。但長大之後,卻不知道自己是誰?如果成長歷程是不間斷的競逐,夢想存活的空間在哪裡?你也曾經這樣反問過叫你作夢的人嗎?在同一趟背包旅程中,我到了澳洲中部的沙漠,找到了一座視野極佳的紅土丘,坐在那裡看著遠方的艾爾斯岩。我嚇死了,想立刻衝過去用力搖醒她,把這想法晃出她腦袋外面。文:林子鈞 01 找到「變成自己」的衝動:我為人生選了歧途 有哪些微小的時刻,讓你覺得自己是個有血有肉的人? 是哪些決定,讓你想大叫「這才是我啊。
接著,我們轉進一個靜謐的雪巴族村落,嗯,正好八點。看著圍在身邊的外國青年,我忽然搞不清楚自己的人生到底是超前了,還是落後了? 我發現自己活在一個充滿「致勝公式」的社會,用功念書、考上明星學校、最好出國交換、接著出國深造、進入知名的公司上班、領一份穩定成長的薪水、做個聽話的員工…… 這讓我們在無止盡的競爭中長大,並且學習著怎麼迎合社會的期待。
大家伸伸懶腰下車換胎,對我們來說,一切意外即是日常。我總是記得沿路上的一切,因為我睡不著,在任何交通工具上都一樣。
但那時,我們卻想著:「啊,山腳下就是學校了。他們困惑的樣子引起我的好奇,於是我走近一看,發現竟然是一元二次方程式。
我永遠忘不了他們的眼神,就跟看到鬼一樣。這個看似明亮的未來,校園裡有研究所等著我們,不想念研究所的話,就去銀行、大企業、外商公司,或找一份能讓你安身在台北的工作。」? 不要忘記凝視它們,讓這些回憶提醒你,你最真實的樣子。老舊的吉普車延著山路急駛,旋即鑽入一片泥濘的針葉林,車身左搖右晃,如迷途的醉漢。
接著,另一位老爺爺衝回自己車上搬出幾瓶香檳,一群陌生人就這樣圍著我,大力拍著我的肩膀,為我舉杯慶祝。我鼓起勇氣推開被子、痛苦地跳下床,感受冰冷的空氣扎進全身。
森林底層成了漫著濃霧的巷弄,只見車頭燈吃力地撞開黑暗,才找出了一條通往前方的路。後來我才發現,當知道自己考上第一志願的那一刻,我沒有笑,我的表情是疲憊的。
我會認命地獨自望向窗外,有時候眼睛看著看著、腦子裡跟著想著想著。擁有志同道合的同學,我們一起過著繽紛的生活。
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-12-21发表在极致时空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epgtu.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.org/vsvwi/0557.html
有话要说...